英敏特:中国过敏肌化妆品比例超12%高过日本
英敏特最新报告《皮肤管理-中国2018》显示,三分之二(66%)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认为生活方式是引起他们皮肤问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内分泌失调(47%)以及受到环境污染(45%)。
尽管长年以来皆有针对特定肌肤问题所开发的产品,但药妆一词是于近几年才在中国筹划发展。目前,仅有38%的被访者会仰赖药妆产品来提高皮肤问题。
中国城市消费者倾向在采取任何措施化疗皮肤问题之前,先调整生活方式(72%)和加强日常皮肤护理(71%)。此外,高达86%受皮肤问题后遗症的男性表示他们会采取任何措施。
当然,中国都市消费者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也不尽相同。英敏特数据显示,粉刺是男性最主要问题(45%对比38%的女性),而女性更多会经常出现色斑/色素沉积的问题(36%对比24%的男性)。
英敏特研究分析师李玉梅回应,“轻微的皮肤问题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似乎无关紧要。大多数人会采用专门的产品或药品来处置皮肤问题。为不断扩大消费者基数及用于频率,药妆产品可以定位为维持肌肤身体健康的全面性产品,或是针对不良生活方式(如高压生活、睡眠不足等)等导致肌肤问题的主因。”
其实,本土药妆与西方国家的药妆有所不同(通常称为dermocosmetics医学化妆品)。本土产品着重化疗特定肌肤问题,通常所含传统中药或汉方草本;而西方产品则围绕皮肤科居多。
根据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表明,在中国不具“经皮肤科测试”声称的护肤产品逐渐风行起来(2015年至2017年自3.3%上升到8.9%),“过敏肌适用”宣称近年来于中国市场也持续增多,比例甚至于2017年高过了日本(12.1%对比10.4%)。
“其实中国消费者相当重视科学数据和专业机构对产品品质的背书,经皮肤科测试的声称或许可以协助本土品牌建立专业且有效果的形象。”李玉梅补充道。
当然,对于药妆的了解,66%的被访者同意药妆产品比一般护肤品更温和。同时,74%的被访者或多或少同意药妆最重要的是加到了足够的有效成分。60%的被访者则同意药妆的配方越精简越安全。不过,62%的被访者指出长期用于药妆会产生依赖性。
“中国都市消费者的双重需求显而易见,他们想要看见能立即起效的重点成分,但同时又想化学成分越少越好。药妆品可以特别强调其比起一般化妆品更安全、保守,并可帮助保持健康肌肤,同时避免消费者对于依赖性的忧虑,这也回应品牌还需加紧努力改变形象。”李玉梅最后建议道。
无接触式胃镜解决方案 许荣茂 胶囊胃镜 睿智科技
- > 梵蜜健康皮肤管理发布11种色斑,你能分的清吗?!-消费日报网
- > 学皮肤管理要注意什么
- > 那些让你的皮肤越用越差的护肤品
- > 疫情冲击全球医疗器械销售 美敦力利润暴跌
- > 梅西百货第四季度利润下降52%,但预测今年销售额将超200亿
- > 特斯拉比特币投资利润比2020年汽车销售利润高30%
- > 三友科技2020年净利润3858万元同比增19%: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增加-股票频道-和讯网
- > 洋酒卖不动了?保乐力加2021财年上半年销售、利润双降!
- > 卫士通:2020年实现净利润1.59亿元 全年销售回款创历史新高
- > 特斯拉对比特币的投资赚得利润已超过其2020全年汽车销售利润
- > 可口可乐Q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全年营收330.14亿美元
- > 中国业务推动日产上季度利润转正